您當前位置:首頁/集團黨建/黨建新聞
堅持全面深化改革,是新時代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基本方略之一。
堅持全面深化改革,必須堅持和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不斷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我們要堅定不移推進改革開放,不斷在制度建設和創新方面邁出新步伐,不斷促進生產關系和生產力、上層建筑和經濟基礎相適應,促進經濟社會各個領域、各個方面、各個環節相協調,不斷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
歷史已經表明并將繼續證明,只有社會主義才能救中國,只有改革開放才能發展中國、發展社會主義、發展馬克思主義,只有不斷發展和完善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才能保障改革發展成就,才能保障人民共享改革發展成果。
堅持全面深化改革,必須堅決破除一切不合時宜的思想觀念和體制機制弊端,突破利益固化的藩籬。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們黨高度重視加強改革的頂層設計和總體規劃,協調推進經濟、政治、文化、社會、生態等各方面體制改革,敢于啃硬骨頭,敢于涉險灘,堅決破除一切妨礙科學發展的體制機制弊端,激發起全社會創造活力,推動國家各項事業蓬勃發展,取得了巨大的歷史性成就。
沖破思想觀念的障礙、突破利益固化的藩籬,首要的是解放思想。在全面深化改革問題上,一些思想觀念障礙往往不是來自體制外而是來自體制內。思想不解放,我們就很難看清各種利益固化的癥結所在,很難找準突破的方向和著力點,很難拿出創造性的改革舉措。新時代,我們須以更大的政治勇氣和智慧,抓住重要歷史機遇期,持續解放思想,持續深化重要領域改革,攻克體制機制上的頑瘴痼疾,突破利益固化的藩籬,進一步解放和發展社會生產力,進一步激發和凝聚社會創造力。
堅持全面深化改革,必須高度重視社會主要矛盾的歷史性轉化。十九大報告提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我國社會主要矛盾已經轉化為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我國社會主要矛盾的變化是關系全局的歷史性變化,對黨和國家工作提出了許多新要求。新的社會主要矛盾,是全面深化改革的根本依據。在全面深化改革的著力點上,我們要著力解決好發展不平衡不充分問題,大力提升發展質量和效益,更好滿足人民在經濟、政治、文化、社會、生態等方面日益增長的需要,更好推動人的全面發展、社會全面進步。
堅持全面深化改革,必須吸收人類文明有益成果,構建系統完備、科學規范、運行有效的制度體系,充分發揮我國社會主義制度優越性。一個國家選擇什么樣的制度體系,是由這個國家的歷史傳承、文化傳統、經濟社會發展水平決定的,是由這個國家的人民決定的。我國今天的制度體系,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自然之果,是馬克思主義與我國歷史傳承、文化傳統深度融合,在我國經濟社會發展基礎上深入演進,進而內生性演化的結果。黨的十九大報告首次在黨的代表大會報告中提出,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這里的“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就體現了不忘本來、吸收外來、面向未來的精神。我們全面深化改革,是要使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更好;我們說堅定制度自信,不是要固步自封,而是要不斷革除體制機制弊端,讓我們的制度成熟而持久。
新時代新思想,新時代新方略,新時代新期盼。“好時代朝野多歡,遍九陌太平簫鼓。”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時代開啟了全面深化改革的新征程,我們要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指導改革實踐,深化改革實踐,堅持全面從嚴治黨新要求,不斷提高黨的執政能力和領導水平,為實現新目標而不懈奮斗。
來源:學習時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