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位置:首頁/集團黨建/黨建新聞
“改革是中國的第二次革命”,這是鄧小平說過的一句非常經典的話。當前,全黨上下矢志推進的全面深化改革,無疑是在新的歷史起點上進行的一場更加廣泛深刻同時也是更為艱巨復雜的“革命”。這場“革命”的根本和靈魂在于中國共產黨人的自我革命。那么,當代中國共產黨人為什么能夠提出自我革命,或者說當代中國共產黨人自我革命的哲學依據何在呢?
來自徹底的唯物主義世界觀。盡管人類早期思想家提出過形形色色的關于宇宙本源的學說,但是受限于生產力的發展水平,無不存在自身難以克服的局限,都是不徹底的哲學觀點。牛頓力學、拉普拉斯星云假說、達爾文生物進化論等近現代科學的發展,發現了客觀物質世界普遍聯系的基本規律,加之近代機器大工業開創了“世界歷史”,由此催生了建立在科學實踐觀基礎上的辯證唯物論和歷史唯物論,有史以來第一次真正揭示了人類賴以存在的“自在自然”的物質本性及其矛盾動因。“一切從實際出發”“實事求是”“按事物本來面目認識事物”等耳熟能詳的話語,就是中國共產黨人奉行的辯證唯物主義的認識論。在以往數千年歷史上,對于世界和宇宙本源的解釋權、話語權,僅掌握在代表少數人利益的統治者手中,他們不會也不可能做到“老實”“真誠”和“科學”。辯證唯物論和歷史唯物論的世界觀,為共產黨人在解放全人類、最終實現共產主義的實踐進程中實現“大我”境界提供了科學的理論指南。
來自徹底的唯物主義歷史觀。歷史究竟是誰創造的?在唯物史觀那里,它既不是“上帝”和“神”創造的,也不是帝王將相或少數英雄人物創造的,歸根結底是處于社會大多數的億萬人民群眾的勞動創造的。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鮮明提出“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不僅體現了當代中國共產黨人以天下為己任、不謀私利的無私無畏的胸襟和氣度,更是揭示了共產黨人秉持的徹底唯物主義的歷史觀——人民,只有人民,才是歷史的真正創造者。一切以人民答應不答應、滿意不滿意、擁護不擁護為檢驗準繩,相信人民、依靠人民、為了人民,最為直接而生動地展示了當代中國共產黨人不忘初心、繼續前進的歷史擔當和永恒使命。有了這樣徹底唯物主義歷史觀的指引,當下乃至未來改革發展進程中不論出現何等艱巨復雜的困難和問題,就沒有克服不了的。共產黨自身建設中存在的問題,也沒有不能解決的。這種“舍我其誰”的態度,放眼當今世界,可以說,惟有當代中國共產黨人擁有。
來自徹底的唯物主義方法論。有什么樣的世界觀,就有什么樣的方法論。“全面深化改革”,彰顯的是當代中國共產黨人在繼承以往改革經驗的基礎上,對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實踐運行過程中改革問題的認識愈益清醒和深刻,在政治膽略、戰略定位、改革舉措以及策略選擇上愈加堅定而從容。對于秉持徹底唯物主義世界觀和歷史觀的當代中國共產黨人而言,面對“四大考驗”和“四種危險”,要帶領全國各族人民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必須發揚“兩個務必”的精神,勇于面對自身建設的嚴峻現實,以“自我凈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的勇氣,不斷推進“自我革命”。30多年前,改革開放是決定當代中國命運的關鍵一招。如今,面對西方金融危機愈演愈深,國際格局深刻變動,國內各種矛盾相互疊加,新發展理念亟待全面貫徹,而改革,依然是決定性的一招。除了將改革進行到底,后退、猶豫、彷徨,都將是死路一條。需要指出的是,當代中國的改革,不是過去的“維新”與“改良”,而是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致力于解放和發展生產力、增強社會內在活力與人自身解放的崇高事業,其方向只能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而不是其他什么主義。與此同時,改革是一場涉及所有人,特別是涉及一些既得利益的廣泛而深刻的變革。既要勇字當頭、不避風雨,踏石留印、抓鐵有痕,滴水穿石、久久為功,又要遵循事物變革的內在機理,把戰略定力與循序漸進、頂層設計與基層創造、中央決策部署與地方積極性、重點突破與全局協同、改革試點與整體推進等有機結合起來,以實現經濟、政治、文化、社會、生態文明以及黨的自身建設等,全方位、各領域改革的協同推進,共同服從和服務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事業的宏偉目標。
來源:學習時報